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前言:

 

风险投资人、新经济引航者谈婧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2018年1月12号联合发布《共享经济白皮书(2017)》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连续7期报道共享经济,谈婧作为专家解析共享经济、揭开误区、还原价值,多频段多节目滚动播出,敬请关注收听。

 

本期话题是中国式共享经济,空间有多大?共享时代,万物皆可共享,出行有共享单车和网约车、工作在共享办公室、住着共享房屋、学着共享知识。有人说移动互联网+共享是滴滴,作为Uber中国创始团队成员谈婧表示:公司是把车辆和车辆服务虚拟化变成了数据,用数据的方式去高效进行车辆和乘客的匹配,所以他们的实质是大数据流公司。

 

随着科技的进步,技术的浪潮不断向前推进,未来共享经济与无人驾驶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领域结合,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,向世界定义“中国式共享经济”。

 

 

 

 

享睡科技CEO代建功干脆地答应接受采访,大大出乎了记者的意料。去年,他推出了一款解决上班族午休问题的共享产品——共享睡眠舱。从一夜成名到黯然离场,共享睡眠舱仅仅用了不到两周时间,成为了共享产品长长的“阵亡”名单上的一员。

 

2017年7月27日上午,中关村创业公社的享睡空间已被清空。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摄

 

代建功谈起这段往事,眼眸低垂,双手交叉:

 

“ 对,那个产品,有一些问题。原来我们用了太空舱改建的,北京和上海都不能商用。这是有一定瑕疵的,跟有关部门商量后,在他们指导下,我们做了一些产品的研发。”

 

 

所谓“瑕疵”的背后是一个关键争议:共享“睡眠舱”到底是共享经济孵化的新事物,还是需要一大堆许可证的传统“钟点房”?类似的争议在过去一年中,反复上演。很多人看不懂:共享书店与中小学校门口的租书小店有何不同?贴上了二维码的马扎就能变成共享马扎了吗?

 

舆论普遍质疑,共享经济在中国是不是变了味,很多产品填上了“共享”的标签便引来了资本的追捧,结果造成的是资源的浪费,与“共享经济”的本意恰恰背道而驰。

 

 

1

共享经济究竟是什么呢?

 

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、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这么定义:

 

“ 所谓的共享经济,指的就是,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整合、分享社会上海量的闲散的资源,尤其是通过使用权的分享,来实现供需之间的智能化的匹配,这样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共享经济。当然这不仅局限于C2C的模式,包括一些B2C的模式 。”

 

为这一段话划一下重点:共享是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,换句话说,你不用买车,而只是使用车。但同样是使用权的共享,从uber和airbnb发展而来的共享经济强调的是重新调整社会闲散资源,使用权的转移是从个人到个人。而从中国兴起的共享单车也代表了另外一种共享:分时租赁,由公司提供可以分享的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,再出租给个人。

 

共享单车的成功也刺激了更多的跟风者,通过简单复制,共享篮球、共享雨伞、共享冰箱、共享洗衣机等项目纷纷出炉。记者近日在北京、杭州两地调查,发现这些项目早已来去匆匆,难觅踪迹了。

 

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门口的共享信用服务亭“活力摩簦”共享雨伞已经停止运营。记者李佳摄

 

 

2

为什么复制者难以成功?

 

这就回到了对共享经济本质的讨论

 

前投资人曲凯曾在微信公众号“42章经”上分享过一篇文章《共享经济已死》,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文章主要的意思是,共享经济应该改名了,重要的不是出租“使用权”,而在于可以“随时随地”使用。

 

“ 共享经济,我们总讲是共享使用权。但更多的是大家对拥有权没有那么重视。以前大家想买是因为想要随时随地使用。我随时想骑车了,就到我们家楼下,把车打开骑了。如果说马路上到处都是车,我随时可以用,这就没有必要买了。随时随地使用是更重要,这就是ON DEMAND的概念。”

 

道理很简单,有美国人做过研究,一把电钻整个生命周期只有12到15分钟,似乎租用更加划算。但大多致力于社区共享的创业公司都陆续倒闭了。因为网购一把电钻只需30美元,快递送货到家,没有人真的花费25分钟去某地取电钻,付15美元使用一天,然后再还回去。当技术将线下商品像流水一样被带到人们身边,共享才会被大众接受。

 

记者在杭州世纪联华超市朝晖店看到,6个可租借的街电充电宝借出去三个,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来借的人有,但是不多,以应急的为主。记者李佳摄

 

曾经,市场上很多创业者认为共享单车商业逻辑是:用更快的时间铺更多的车,消费者看见了,租用了,就成功了。可如果没有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核心技术,盲目铺下去的自行车最终只能堆成垃圾山。复星资本上月刚刚入场共享单车下半场,领投哈罗单车,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丛永罡表示:

 

“ 你有好的技术,其实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用户的道德水平、文化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,你有没有好的阶梯计费的方式,你是不是能追踪,哪个人是做了这个坏的行为的人等等,它不仅仅是数据化,还有很多技术的手段来完成这一切,配合你去完成这些运营的策略。”

 

 

谈婧曾是Uber中国创始团队的一员,如今专心研究共享经济。她说,很多人以为Uber和滴滴是全国的打车公司,实质上它们是大数据流公司。

 

“ 我们不会是天天跟车进行打交道,我们天天是跟数据打交道,这些公司其实是把车辆和车辆的服务虚拟化了变成了数据,并且用数据的方式去进行高效的车辆和乘客之间的匹配,并且用数据的方式去进行命名,他们的实质其实是数据公司。

 

 

同理,知识共享能一夜走红,随时查找、方便下载、一秒支付是基础。

 

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,未来几年,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%左右的速度增长,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%以上。

 

共享办公  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 

 

3

大数据和智能化生产+共享会带来什么?

 

当人们提到共享时代时,脑海里可能会浮现起万物可共享的画面:住着共享房屋,工作在共享办公室,骑着共享单车,为共享经济服务……。而这一切,很有可能是技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。

 

有人说移动互联网+共享,我们有了滴滴;物联网+共享,我们有了共享单车;大数据和智能化生产+共享会带来什么呢?仅仅是流量共享和数据共享吗?采访过程中,我们几乎让每一个采访对象畅想未来的共享场景,来听听丛永罡的回答:

 

“ 像人工智能、像区块链这种,是一些技术对原有模式的颠覆。我们脑洞可以想的非常大,我开玩笑说,我们每个人将来或许都是永生的,因为我们今天的每一份痕迹、包括我们在线下的每一份痕迹,都可以被记录下来。每个人最后都有可能沉淀成为有思想的AI设备,再给你做一个“假脸”和模仿你声音的语音合成,OK了,你可以和自己的子孙后代交流了。

 

它甚至像Alphago一样,推演出如果你活着,你会说出一句什么话,比如将来你的重孙子问你化身的AI说,曾奶奶我想跟你聊一个什么事,你要是活着你可能就是那么回答的,只不过那个“设备”替你回答了,因为都推演出来了,我只是开个玩笑,拿这个打个比方,其实未来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。”

 

 

本期结论:

 

当我们探讨如何定义共享经济时,反而要走出认识的“围城”,跳出定义谈定义——重要的不是共享经济应该叫什么,而是共享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

 

无论是“人无我有”的分享,还是“以物为媒”的共享,其内涵不仅是互联网场景下社会资源的再分配、再利用,更是“人”与“物”关系的重塑。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进程中,谈产品、谈信用、谈模式,都离不开“技术进步”。

 

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,“抓住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,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,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,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、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”

 

是的,当我们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中更快一步,或许就能在共享经济与无人驾驶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领域的结合中,获得更大的想象空间,甚至能够向世界定义“中国式共享经济”。

记者:栾红、李行健、李佳

编辑:周文超

中央人民广播电台

中国之声(zgzs001)

 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谈婧

谈婧

10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文章